如何保持清正廉洁,是党员干部需要思考并身体力行的大事。我们常说,要从思想源头遏制腐败,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这个思想源头,就是初心。而守住初心便是永葆清正本色的必备要件。
从反面看,安徽省淮南市最近公布的一起“小官大贪”的案例,令人警醒。回看凤台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原党委书记、主任范光林的成长历程,从小“苦出身”,是公认的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基层领导,甚至登上“中国好人榜”。可是,他既没有珍惜殊荣,也没有践行宗旨,披着“好干部”的羊皮,干起贪污腐化之事,逐渐忘记了初心,最终受到党纪处分。
其实,像范光林这样,初期满腔热情、一心为民,后期一面粉饰初心、一面暗藏贪心的落马官员并不少见。究其原因,除了为自己的违纪行为寻求心理安慰外,还有两个重要因素不得不考虑。
其一,清正廉洁的出发点。我们党的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是好的。廉洁自律、清正为民也是大多数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出发点,是党员之为党员的不变初心。但现实情况却出现了“岔子”。少数党员干部或是因为权力,或是因为物欲,或是因为美色,丢了初心,忘了宗旨。于是乎,“台上一套,台下一套”者有之,嘴上主张清廉,行动走向贪腐者也不乏其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党员干部守住入党宣誓的初心,以此来衡量一言一行,并且常常扪心自问、以初心自省,对于净化思想源头、弄清清正廉洁的出发点至关重要。
其二,理想信念的衰减化。其实,不少落马的党员领导干部并非不懂“信仰是什么、纪律是什么”。他们在明处表演作秀、在暗处蝇营狗苟,甚至自以为手腕高明,如同瞬间得了“健忘症”。理想信念的衰减就是重要原因。就像济南市委原书记王敏,一边大肆敛财,一边被红色电影感动到泪流满面。但是,感动之余,“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理想信念如果不能从头脑中转化成现实行动,清正本色就无从谈起、无从做起。
坚守初心,意味着坚守最珍贵的党性修养。对一名党员干部来说如此,对一个由8800多万党员组成的执政党来说,更是如此。试想,如果总有那么一些党员表里不一,党的队伍会变得不纯粹,党的根基也会松动,其行动力、公信力就不可避免会受损,又何谈步调一致、集中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也强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意在要求始终如一地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唯如此,才能于初心中擦亮清正本色,于清正中坚守着在党爱党、在党为党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