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起,清明至。清明时节,清风中氤氲着英烈精神,空气中弥漫着英雄气息。
清明,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一般有两个主题,其一,缅怀先祖,慎终追远,传承人伦血脉;其二,追忆英烈,崇尚英雄,传承红色基因。对共产党人来说,在祭奠先祖的同时,不能也不会忘记英烈。
英烈者,军之剑,国之干,民族之魂。在我党我军的历史上,无数英雄烈士为之追求、为之奋斗的就是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为之牺牲、为之奉献的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缅怀英烈的伟大壮举、先进事迹,不难发现,他们从来没有背弃过党的初心、忘却过党的使命。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固本培元才能行之久远。在清明节追忆英烈人生、学习英烈事迹、弘扬英烈精神,就是回望英烈的遗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懈奋斗、永远奋斗。
方志敏同志1935年写道:“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这时,我们的民族就可以无愧色的立在人类的面前……”这就是革命先烈方志敏的初心。为了实现这个初心,他甘愿忍受清贫,舍弃一切,“不怕饥饿,不怕寒冷,不怕危险,不怕困难”,毫不稀罕那华丽的大厦、不稀罕美味的西餐大菜、不稀罕舒服柔软的钢丝床。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许许多多的英雄烈士,有着和方志敏一样的初心、一样的理想、一样的追求。
李大钊无惧屠刀,因为他坚信“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彭湃放弃“鸦飞不过的田产”,因为他向往“千家兴,万家好”的新世界;王尽美坚持革命到底,因为他渴望“贫富阶级见疆场,尽善尽美唯解放”;瞿秋白笑对人生,因为他坚信“从今后,福音遍天下,文明只待共产大同”。还有江竹筠、刘胡兰、董存瑞、邱少云……他们都用誓言写就了自己的初心,用一生践行了自己的初心,用奋斗留下永垂不朽的精神丰碑,在党史国史军史中熠熠闪光。
初心至上,使命如磐。那些英烈,用热血和生命告诉今天的人们,什么叫不忘初心和使命,什么叫为初心和使命奋斗一生、牺牲一切。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树起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标杆。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要实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必须牢记英烈遗愿,向英烈那样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新时代,党员干部面对的困难不再像革命战争年代那样,必须抛头颅、洒热血。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党员干部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辛的努力。当前,无论是完成党的三大历史任务,还是打赢三大攻坚战,都需要具备奋斗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撸起袖子加油干、迈开大步加紧干。
英烈的遗愿,只能用来继承。然而,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仍有少数党员干部忘记初心、丢掉本色、失去斗志。有的害怕困难,不敢大胆前进,在棘手问题面前败下阵来;有的害怕犯错,信奉“不做不错”,搞起了“为官不为”;还有的害怕利益受损,为自己“奋斗”可以,为群众谋利不行。诸如此类,不仅违背英烈遗愿,也背离党的初心。在这个圣洁的清明节,面对英烈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这些人是不是应该感到羞愧和汗颜呢?
前人肇始,后继不衰。红色江山是英烈拼杀出来的,光明前景是要靠新时代共产党人奋斗出来的。要奋斗就不能惧怕艰难险阻、惧怕牺牲奉献、惧怕失去蜗角虚名。让我们记住伟人的一段话:成千上万的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每一个活着的人想起他们就十分难过,难道我们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牺牲,还有什么私心杂念不能抛弃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