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报道说,湖北某地统一印制《工作手册》,代替不断加码的各个部门专用“日志”,为基层减负。这样的新闻虽然算不上“重大”,但引起不小反响。是因为,对于有些地方花样翻新、改头换面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带给基层的是疲劳、厌倦甚至抵触的情绪。基层干部和老百姓非常反感,提出一针见血的批评:“笔记龙飞凤舞,足迹缺泥少土,看似忙忙碌碌,多是表面文章。”
作风建设的一大任务是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其中的意义、道理都无需多讲。值得深思的是,在相当多的地方和部门,为何此病已成沉疴、久治难愈,又为何不断复发甚至有所反弹?
人们注意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某些新表现——
不少地方最忙的就是摇笔杆的“秀才”。领不完的任务,写不完的文章,爬不到头的格子,几乎天天关在办公室“造”讲话、文件。大标题、小标题工整对仗,新理念、新口号层出不穷,PPT精雕细琢。更奇怪的是,起草领导讲话,领导却没有指导意见;领导讲话就是念稿而已,似乎这就是一个流程。
不少地方的政务服务热线,可能是最令人沮丧的电话。要么长期无人接听,要么态度和蔼地把事情推个一干二净;而有的政府网站甚至说不清有多长时间没有更新了,而所谓“便民服务”项目,大多徒托空言。
不少地方反映,随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向纵深推进,旅游式的开会、聚餐式的调研、游玩式的走访等,有所遏制。但应接不暇的检查、内容重复的会议、填写表格的落实、华丽高调的表态、层层转发的部署等,依然使许多实际工作难有进展,依然使许多计划流于漂亮文案。
这样的例子很多,不一一列举。
问题是,大家虽然都知道、都懂得这样做不对,甚至令人反感,却又参与其中,自觉或不自觉跟着跑,以至于形成了一种奇特现象:用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用官样文章批评官僚主义。
有人指出,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对举,并非偶然。这两种“主义”都是典型的官场病,互为表里,相互联系,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我们观察为什么形式主义顽疾难治时,发现官僚主义总是如影随形:所有作秀包装、华而不实、敷衍塞责、虚与委蛇、故作姿态,等等,其深层原因,其实并不是认识不到位或方法不妥当,而是为政为官的态度不端。
全面从严治党,重点就是要打击违法乱纪贪腐官员,这方面必须旗帜鲜明、毫不松懈,但同时也决不能忽视在一些干部身上出现的推诿责任、圆滑世故问题。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推进,执纪更加严格、问责更加明确的情势下,形式主义或已成为逃避矛盾、推脱责任、偷奸耍滑的一种“应对之策”。有人说,“反正没有往自己口袋里装钱,严不严与我何干”;有人说,“为公家的事得罪人,不划算”;有人说,“会也开了,态也表了,材料也报了,好不好其奈我何”……所以,明明知道工作刚刚部署,还没有开工,就写总结、报成绩;明明知道调研应以发现问题为主,却热衷打造所谓“经典路线”;明明知道有些检查评比没有意义,却依然乐此不疲。人们可以从种种态度中清楚看到,谁有真心、公心、实心,谁在真干,谁在假干,谁甩手不干,谁只为自己干。更可以看到,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成就展时指出:“贯彻党中央精神不是喊口号。”实在是振聋发聩。其实总书记近来已经多次就此强调,分量很重,针对性很强。有句话我们应该牢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所以,必须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驰而不息改进作风。(米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