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基本功。
站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为什么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应当如何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调查研究的养分?如何合理使用调研方法,提高调研科学性和效率?
本刊特邀请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李志勇教授就相关问题做系统解读。
图一: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有关要求,各地纪委监委结合履行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职能的现实需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开春以来,福建省光泽县纪检监察干部深入田间地头、进入农户家中,实地了解党的扶贫政策、民生政策在基层贯彻落实情况,排查违规违纪问题线索。图为4月18日,该县寨里镇纪委干部在小寺洲村走访烟农。陈传明 摄
图二:近日,山东省邹平县派出六个巡察组,对全县十六个镇(街道)展开巡察。巡察组紧盯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通过现场调查、入户走访等方式收集排查问题线索。图为该县巡察干部在孙镇坡庄村实地走访,摸排情况。霍伟伟 摄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动全党崇尚实干、力戒空谈、精准发力,让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落下去,让惠及百姓的各项工作实起来,推动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有许多重大任务和举措需要合力推进,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必须找准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深入一线调查研究。
注重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
“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调查研究不仅是认识世界的方法,也是改造世界的方法。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科学,它不是从抽象的原则出发,而是从活生生的社会现实出发,通过系统调查和周密研究得出结论的。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调查研究是贯彻这一要求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这是马克思从事革命事业和研究工作一以贯之的工作方法。早在1842年到1843年,他对摩塞尔河沿岸地区贫苦农民物质利益进行考察。这一考察不仅促动他转向研究经济问题,而且对他的世界观产生了深刻影响。为写作《资本论》,马克思研究过1500多种书籍和档案文件,深入到工厂、农村进行考察,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状况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系统全面的考察和研究,使他“在整个世界史观上实现了变革”,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的规律,从而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奠定在坚实的科学基础之上。
恩格斯“抛弃了社交活动和宴会,抛弃了资产阶级的葡萄牙红葡萄酒和香槟酒,把自己的空闲时间几乎都用来和普通的工人交往”,深入实地开展调查研究。经过为期21个月的全面调查研究,恩格斯写出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这一著作是社会主义文献中罕见的调查报告的杰作,受到马克思的高度评价,并被列宁称之为“是对现代无产阶级状况的最好的描述”。
列宁提出“观察的客观性(不是实例,不是枝节之论,而是自在之物本身)”的思想,要求“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从事实的联系去掌握事实”。他从当时世界资本主义和俄国实际出发,在大量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写出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在十月革命胜利之后,列宁多次强调,“调查研究工作对工农政府来说是迫切需要的,因为调查资料将成为苏维埃政权建设的基础。”
注重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必然要求,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仅指明了调查研究的重大意义,提出了调查研究的一般方法,而且在实践上树立了光辉典范。
“调查研究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传家宝。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我们党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胜利的历史。
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通过调查研究使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中国革命正确道路。
毛泽东同志是党内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开创者。1925年至1933年,他就通过密集调研,写出《中国佃农生活举例》《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永新调查》《宁冈调查》《寻乌调查》《兴国调查》《长冈乡调查》《才溪乡调查》等调查名篇,为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毛泽东写了《反对本本主义》《关于农村调查》《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等力作,系统总结了他的社会调查思想。
这些调查研究,使毛泽东形成了关于中国革命的许多重要理论,也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调查研究思想。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通过调查研究,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1956年,毛泽东历时两个月,先后听了34个经济部门的工作汇报,听取国家计委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汇报,写出了名篇《论十大关系》,对当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处理好的重大关系问题作出了科学分析。
上世纪60年代,毛泽东三次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在毛泽东的号召下,中央领导同志带头深入基层搞调查,留下了许多调查研究的精彩篇章。比如,1961年5月周恩来的河北省武安县伯延公社调查,1961年4月至5月刘少奇的湖南省宁乡县和长沙县调查,1961年6月至7月陈云的上海市青浦县小蒸人民公社调查,1961年4月至8月习仲勋的河南省长葛县调查,等等。这些调查研究,对走出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推动政策调整,发挥了积极作用。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党通过调查研究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开放决策前后,中央派出一批批代表团出访各国,邓小平同志对出访活动提出明确要求,要求他们在访问中广泛接触,详细调查,深入研究一些问题。他亲自赴美国、日本访问。通过大量出访活动,拓展了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路,对改革开放的酝酿和启动产生了直接影响。
1978年9月,邓小平同志在北方四省一市通过调查研究形成的“北方谈话”,提出了“迅速地坚决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命题。上世纪80年代,他通过调研,先后提出了“翻两番”“小康水平”“三步走”的现代化建设蓝图。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一系列重大命题。这些调查研究及从中诞生的科学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紧紧围绕改革发展大局深入调查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要统揽“四个伟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适应新时代、完成新任务、解决新矛盾、开启新征程,对调查研究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重大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要围绕党的领导在一些领域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的具体表现及成因展开深入调研。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要针对党面临的复杂的执政环境,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复杂因素,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以及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开展深入调研,提出破解之策。
要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了解把握人民群众的需要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在满足人民对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期盼上,在满足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上,察实情、出实招、做实事、求实效。要认真研究各地区、各部门、各领域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具体表现,在破解社会主要矛盾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要紧紧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进行深入调研,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各方面建设的具体任务。譬如: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如何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如何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如何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如何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对这些重大课题,要结合实际,细化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落实落细,使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要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战略进行深入调研,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譬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何坚定实施七大战略?如何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全面深化改革,如何进一步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如何把各项改革措施真正落实到位?全面依法治国,如何在理念层面、政策层面、实践层面落地?如何进一步推进科学立法、公正司法、严格执法、全民守法?全面从严治党,如何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如何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如何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等等。这些课题,都需要到实践中去找答案,都需要做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要更加坚定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要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还面临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唯有全党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才能完成新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历史使命,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前进。(李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