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其实,人绝非草木,因为人有思想、有活力、有创造,可以活得优雅自得、丰富多彩。然而,一个人如果不用知识持续浇灌自己,那就真可能会成为草木。
冯梦龙曾言:“夫人饭肠酒腑,不用古今浸灌,则草木而已。”大致意思是,一个人满肚子如果只是盛酒装饭,不用古今知识浇灌内心,那就不过是草木而已。
我国是一个文化源远流长的国度,学习知识、丰富头脑、充实人生,一直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古代那些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历史学家,无一不是胸有笔墨、学富五车的典范。他们以思想立身、以文字立言,青史留名、光耀千秋。
事实上,没有人甘愿成为他人口中的“草木”,于是苦学知识就成了很多仁人志士的不懈追求。孔子韦编三绝,陈平忍辱苦读,祖逖闻鸡起舞,岳飞沙中练字……可以说,业有所成,必是学有所得。人立于世,不学习是万万不行的。
欧阳修在《诲学说》中写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好一个“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玉不经过加工,还是玉石。人却会随环境而变化,不学习就难以成为一个高尚的人、有用的人,甚至还会堕落、变质,迷失自己的本性。
从党的十八大以来被查处的贪腐官员来看,他们的人生蜕变,无不源于长时间的不学习、不省身。仔细想来,学习是涵养道德、修身精进的一种重要方式,如果不讲学习、忘记学习,就好像少了一层防腐的外衣,各种腐朽的思想就会侵入体内,各类违纪违法的事情也就会出现,久之就会由“君子变小人”。
学习正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用知识填充人生的过程是极其漫长的,须臾不能停止。举个例子,知识的积累就像开个铺子,若东西本来不多,一卖就完,空空如也,再开张就不成,再开就一定要进货。倘若不进货,铺子就不能成为铺子,人哪里还会有活力,只能坐吃山空。“用功如远行,迟半日则程途少半日;进道若登塔,上一层则识见高一层。”要想成为眼明心亮的人,就要不断补充新知识,让铺子持续开下去。
知识丰厚不丰厚,境遇天壤之别。毛泽东同志说过:“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在今天,就有少数党员干部面临着“苦煞人生”。面对服务对象,难以有效沟通;面对先进技术,总说些外行话;面对矛盾困难,不知从何下手;面对新的问题,拿不出思路举措。对此,如果还没有“本领恐慌”意识,不努力用知识浇灌人生,那就会越来越苦,甚至被边缘化。
与草木人生相对应的应当是金石人生。铸就金石的是知识、是思想、是智慧,而不是其它。欲成“金石”,先得扩充知识、升级本事。那些先锋、先进者,能力总是走在时代前列。进入新时代,党员干部有了新使命、新目标。面对肩上的担子、眼前的任务,为什么有些党员干部总是觉得难以适应,根本就在于知识没有更新,本领没有提升。事实证明,当一个人感到工作不顺利,作用发挥不好的时候,往往也是自身学习不够,知识缺乏的时候。
“我们的干部是复合型干部,有些知识是基础性的,都得掌握,不可偏废,然后再术业有专攻。”任何党员干部都应拥有一套丰富的知识体系,既有基础又有专长,既会判断又善决断,既敢担当又会担当,成为真正的行家里手。如此,才能不负新时代。(刘华伟 李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