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师者,人之模范也。”在学生眼里,老师是“吐辞为经、举足为法”,一言一行都给学生以极大影响。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习近平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师者,人之模范也”,出自西汉著名学者扬雄的《法言》首篇《学行》:“师哉!师哉!桐子之命也。务学不如务求师。师者,人之模范也。”“桐子”即“僮子”,扬雄之言大意为,教师是能够让人祛邪向善、安身立命的根本,尽力为学,不如尽力求师,因为教师是人们的楷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教育与国势相连,教师与国运相牵;对于一个人来说,教育与人生相连,教师与成长相牵。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教师之故。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质量,教师的师德状况和学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它不仅关乎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更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及未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老师,才真正值得社会的尊重。
理想信念是师德之魂。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首先必须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坚持教书育人相统一,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真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道德情操是师德之根。师德是道德情操在教师身上体现的职业道德。一个教师道德情操是否纯洁高尚,既决定了自己能走多远,也影响着他的学生能走多远。黄大年既是一位杰出的科技工作者,又是一位优秀的教师。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筑起了新时代人民教师道德情操的丰碑,深深感染和教育了广大教育科研工作者。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应该像黄大年那样,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加强道德修养,培育高尚师德,在各种考验面前保持一份清醒、一份定力,不为浮华所惑,不为物欲所扰,让三尺讲台充满正能量。
扎实学识是师德之基。教师的责任,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扎实的学识要求教师弘扬科学精神,勇于探索,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精益求精。曾看过湖南一位名叫胡进文老师的先进事迹,他1982年从教,第一学历只是“中师”。但一路走来,他从教初中,到教高中,到奥数教练,深受学生欢迎,获评了正高职称,而在湖南省51万名中小学教师中,仅有314人拥有正高职称。他更是获得了“苏步青数学教育奖”。在他的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不断进取、不断超越的精神,更看到一位优秀教师所具备的扎实知识功底和教学能力。在新时代,国家和社会对教师能力和水平的要求更高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培养出更多的党和人民事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仁爱之心是师德之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师的一种情感、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奉献。安徽蒙城的“弯腰老师”朱景科坚守讲台27年,云南昭通无臂教师江声发坚守山村12年,大别山一位教师,家境清贫却坚持资助学生,只因“不忍看他们因贫困而失学”……在他们身上,坚守是爱,是良心,是责任。他们播下的是爱的种子,收获的是满园春色。多一些这样充满责任感和爱心的好老师,才是国家和民族的幸事。
“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教育永远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话题,教师永远是值得人们尊重的职业。对于国家和民族来说,好教师是明天和未来;对于学生来说,好教师是他的世界。“蒙师领吾入学路,吾爱蒙师火样红”,如此情怀的弘扬和延伸,应是献给教师节最好的礼物。(何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