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关键少数”,既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鲜明特点,也是推进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的必然要求。“关键少数”在党和国家事业中发挥着核心枢纽作用,肩负着重要职能作用,是干部队伍的一面旗帜。抓住“关键少数”,就等于抓住了监督管理干部的“牛鼻子”。研判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政治生态的好坏优劣,“关键少数”是否发挥了“头雁效应”是一个重要方面。如果他们公道正派、自身廉洁、民主集中、敢抓敢管、善抓善管,就能以模范带头作用倡导形成清正廉明之风,保持健康洁净的党内政治生态。反之,各种破坏规矩、败坏风气的问题就会接踵而至,政治生态将趋于恶化。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告诉我们,“上面偏出一尺,下面就会跑出一丈。”从实际情况看,一些地方和单位之所以“前腐后继”,甚至出现系统性、塌方式腐败,往往与掌握权力的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自身不正、带头违法乱纪有着密切关系。五年多以来,中央查处省军级以上党员干部及其他中管干部400多人,周永康、薄熙来、徐才厚、郭伯雄、孙政才、令计划等曾位居党政军要职的腐败分子纷纷落马,其严重违纪违法行为令人震惊和切齿。他们本该是忠诚、干净、担当的标杆,却走向了党和人民的反面,成为政治生态的重大污染源,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新风正气扑面而来,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凡是要求党员、干部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党员、干部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强大势能。“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通过“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延伸到全体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就会为之一新,党内政治生态就能明显好转。
“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正因为“关键少数”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关键作用,看一个地方或一个部门单位的政治生态是否风清气正、海晏河清,就要重点看他们是否坐得正、行得端,发挥了带头作用。只要领导干部始终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讲政治”的主线一贯到底;始终切实担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履行好主体责任,发挥示范作用,敢于立“明规矩”、破“潜规则”,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对干部队伍严格教育、严格监督、严格管理;始终保持对党章和宪法法律的敬畏之心,严格依照法定权限、规则、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主动自觉接受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之笼”;始终坚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把好用权“方向盘”、系好廉洁“安全带”,严格自律、廉洁齐家,用良好家风为广大党员干部立好标、打好样,就没有改造不好的政治生态,没有过不了的“火焰山”。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明确提出,“实现党内政治生态根本好转”的目标。从“明显好转”到“根本好转”,还需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牢牢抓好、管好“关键少数”,方能营造风清气正的执政环境,推进党内政治生态走向明净纯洁、天朗气清。(黑龙江 张卓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