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治国理政规律的深刻把握。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我们做一切工作从根本上讲都是为了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评价任何工作的成败得失都应以民心向背为标尺。研判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政治生态的好坏优劣,更要紧紧抓住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
实践表明,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政治生态的恶化,无不源于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的动摇、滑坡,背弃一切为了人民的执政理念,最终无不造成伤害民心、丧失民心的恶劣后果。透视山西系统性、塌方式腐败,辽宁贿选案,国家能源系统腐败窝案,几乎都与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私心私欲膨胀,法纪意识丧失密切相关。他们醉心于不正之风,热衷于利益输送,大搞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结果必然是上行下效、贪腐盛行,政治生态不断恶化,人民群众利益遭受严重侵害,结果导致民怨沸腾、民心渐失。苏荣落马后,江西南昌市鞭炮声通宵达旦,网友甚至以“举城庆祝、彻夜难眠”来形容;广州市原副市长、增城市原市委书记曹鉴燎被查后,深受其害的群众奔走相告、互相道贺……种种对腐败分子的“特殊待遇”,便是民心向背的最好折射,其中的教训无疑是极其深刻而沉重的。
而那些遭到破坏的政治生态的修复和重建,也正是得益于党中央抓住了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一方面做好流毒清除、“土壤改良”的工作,另一方面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的果决,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推进高压正风反腐,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打掉侵害群众利益的“苍蝇”,使得政治生态渐渐由乱转治并持续向好。风好正扬帆,风清气正的环境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明显提高和增强,对党的信心、信任和信赖不断巩固和加强。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无论一个地区,还是一个部门、一个单位,如果能够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如果能够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如果能够坚决反对“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如果能够坚决反腐惩恶,清除混进党内的害群之马;如果能够把全部精力和心思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上,用在破难题、克难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这个地区或部门单位政治生态一定是风清气正的。否则,政治生态就必定存在问题,或者说必然会发生问题。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看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工作和作为是否得民心顺民意,只要深入了解一地一域或一个部门单位的民意反映就可以一窥端倪。俯下身子走到群众当中去,倾听群众的真实心声,亲身体会群众究竟拥护不拥护、支持不支持、满意不满意;放下身段走进网络里,广泛搜集舆情信息,从网民的跟帖留言和评论里发掘甄别真实的民意,就能从整体上判断出该地区或部门单位政治生态状况。
当然,为山九仞,岂一日之功。一个地区也好,一个部门单位也好,政治生态的恶化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好转和修复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不会因为一件事情得到彻底改变。因此,了解人心向背、评判政治生态也须风物长宜放眼量,不能只看一朝一夕、一时一事,更要看能否做到一以贯之、坚持不懈,始终把得民心、顺民意、护民利,作为开展工作的根本目标。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我们党只有始终抓住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方能建立丰功伟绩、造福人民。纪检监察机关肩负着维护良好政治生态的神圣职责,必须经常性开展政治生态研判,全面对标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及时发现工作偏离民心之处,随时督促整改纠偏,这样才能确保政治生态隐患得以及时排除并持续改善向好,确保党始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北京 袁振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