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某上级单位要求给村贫困户制作档案,一个贫困户一份档案24页,一式4份共96页,还要有照片,所有档案全部要用塑料外皮包装。全村158户,总共用了1.5万张A4纸、硒鼓用了13个。而在另一个村子,搞一次“卫生清扫”则需要建9份档案……这类在实际工作中“做表面文章、过度留痕”的问题,在基层并非个案,让基层干部常常叫苦不迭。
近年来,一些地区和部门要求在工作中留痕,通过记录、保存工作开展中的文字、图片等,推动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其初衷是好的,然而,有的地方却滥用“留痕”手段,甚至兴起留痕攀比风,将“过度留痕”风气传导到其他行业、领域。有的以上级机关名义发文,将留痕上升到“制度”层面,将留痕设置成为“必选项”;有的要求从领导机关做起、从领导干部做起,让一把手来抓“留痕”,等等。这样的风气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愈演愈烈,甚至发展为“无痕不工作,工作必留痕;有痕受表扬,无痕被批评”的病态。
现实中,“过度留痕”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常常和其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一同出现。有的检查验收工作不去一线调查了解、听群众反映,而是关起门查阅“留没留痕”;有的单位迎接检查,忙着弄材料整表格,人手不够就从基层抽调,加班加点、夜以继日;有的报给检查组的材料堆成小山,甚至出现“一人捧不动,要用车子送”等怪象;有的领导干部凡开会调研必留影像资料,进村入镇第一件事就是与人合影,“主动拍”或“被摆拍”,等等。与此同时,留痕的方式也从记录、表格,到文件、会议,再到录音、摄像等,向着全方位“留痕”发展。
如此“留痕”,让基层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深受其害。有的基层干部倒苦水:“现在各项检查都要听汇报、看材料、查台账,但很多时间被用来做留痕登记,做得不好,不但过不了关,还要挨批评、做检讨。”有的同志不客气地说,“过度留痕”分散了基层干部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把登记的时间都挤出来,其实可以办成更多的事情。尤为严重的是,“过度留痕”使得一些单位在留痕过程中“不得不造假”,以应对上级检查,甚至催生出一些“歪招”,助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不论什么事情,如果做过了头,好事也会变成坏事。因此,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科学留痕、合理留痕,把“痕迹”刻印在实际工作中。对上级机关而言,要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常态化了解,多帮助基层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不能“唯痕”是举、动辄要求“白纸黑字”,甚至把材料做得精不精、美不美作为对工作是否重视、是否落实的标准。对基层而言,必要的记录、台账要“有痕”,不能因噎废食,但切忌为“留痕”而为,而要把痕迹留在工作实绩中、留在广大群众的口碑中。(完颜平)